博彩网站排名app
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信息
发布时间: 2022-04-07 13:06:19

一、专业设置

申报专业和其他骨干专业名称

学制

当年

招生数

当年

在校生数

当年

毕业生数

1.幼儿保育(原学前教育)

50

200

150

2.“3+2”学前教育

450

1150

300

3.“3+4”学前教育

100

300

100

4.“3+2”小学教育

209

600

200

4.数字媒体艺术

50

150

50

5.绘画

38

38

0

 

 

二、专业建设信息

(一)构建“园校融合、德技双馨”人才培养模式

1.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推进“三全育人”,创建文明校园,开展“寻匠悟道”活动和劳动教育,培养学生工匠精神。把思政教育融入主题教育、专业课程、实习实训、技能大赛,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,塑造富有我校特色的幼教精神。

2.专业格局不断优化,构建“教学做合一,知能行并融”的生本化三维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;健全“校中学、园中做、教中研”三维育人模式,完善公共课、专业课、走园实践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和“见习—实训—实习—顶岗”四进阶实践教学体系,深化专业课模拟教学实训与驻园实习双向互通研学机制。

3.坚持“课证共生共长”模式,根据“1+X”幼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,强化职业技能考核鉴定,贯彻“双证书”思想,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,修订课程标准,实施教学方案。

具体措施:

1.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布的《幼儿教师职业标准》和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与幼儿园共同开展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标准的调研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。

2.依据人才培养方案,园校在课程设置、师资队伍、教学实施、设备资源等方面进一步融合,形成课程互引、师资互派、教学互通、资源互享的良好局面,为完善“园校融合、德技双馨”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。

3.依据人才培养方案,修订原有10门核心课程标准。开发和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《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》、《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游戏组织》,制定课程标准,在课程目标与内容、课程实施与评价、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等环节,落实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德艺素质标准。

4.邀请专家教授、名园长召开研讨会,就核心素养的课改方案进行论证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、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标准。

5.实施人才培养方案。除课程学习、实习实训外,还进行幼儿舞蹈、幼儿歌曲、美工、幼儿游戏等作品研创,进行专业技艺提高训练与展示。

6.支持在校学生考取多个认证证书,将幼儿保育学历证书教育与1+X证书考试培训辅导相融合,强化技能实践能力培养,实现精准育人和高端育人。

(二)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

1.结合幼儿保育专业岗位的特点,构建“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”三大模块的幼儿保育课程体系。文化基础素养课程,坚持以德为先、以能为本,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,提高学生文化素养。专业课程,对接岗位需求,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、专业技能,如《婴幼儿生活保育》、《婴幼儿健康照护》、《婴幼儿饮食与营养》等。拓展课程重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,结合婴幼儿的保育知识,开设与婴幼儿教育与护理有关选修课程,增强学生职业能力,如增设《玩教具的制作》、《礼仪》等,使学生适应现代保育岗位发展的需求。

2.加强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。创建网上互动教学平台,根据教学标准、教学内容、课程体系、实习实训、教学指导、学习评价等模块的要求,将教师的授课视频、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专业教学素材等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。推进智慧型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,建设课程共享特色资源库,重点建设专业在线精品课程和保育实训实践课程资源。

3.探索活页式实践化教材。“三教”改革不断深化,“平台+模块”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资源库基本建成,实现线上与线下融通。以岗位为导向建设校本教材,与幼儿园园长、骨干教师共同探讨教材结构、形式及内容的难易度,完善教材体系建设,通过修订、改编、创作的方式,开发校本特色教材,实现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无缝对接。为满足不同学习层次需求,制作幼儿园常用教学用具及环境设计,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

具体措施:

1.借助学校信息资源平台,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的基础上,建设《舞蹈》、《钢琴》、《声乐》、《美工》4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,形成文本、图形、动画、音像等种类,包括教学设计、教案、课件、试题、课例、课程等内容的教学资源。

2.依据幼儿园保教岗位工作内容和标准,完善课程设置。采用创设学习情境、幼儿园教师和幼儿角色扮演、幼儿园真实场景教学等方式,实现学校与幼儿园教育在理念上、培养目标和方式上的融合,达到人才培养标准。

3.进一步完善园本《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》、《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游戏组织》课程建设,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,编写讲义,开发教学资源。2022年底开发2本幼师手工教材、2本幼儿绘画教材、2本幼儿水墨画教材。

4.进行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》、《幼儿心理学》、《幼儿教育学》、《视唱》、《钢琴》、《舞蹈》、《美工》等10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设置,使其与幼儿保育专业的课程标准一致。

5.举办教学设计、教学资源设计、学业评价标准设计的专家论证。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本专业教育教学、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,提高专业教师参加教科研的人数比例。争取在5年内申请校级或市级课题10项以上,省级以上立项3-5项。

6.结合我校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实际,建设《幼儿文学》、《视唱》、《保育员口语与沟通》精品课程,组建建设团队,制定建设方案,借助幼儿园和企业的技术,建成体系完整、质量高的精品课程。

7.建设《钢琴》、《剪纸》、《陶艺》三本校本教材,组建有幼儿园教师、专业人士参加的编写团队,制定出编写计划,按照编写提纲、教材样张、教材草本的步骤,逐步研讨论证,确保教材质量。

8.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。依托各个学科、标准统一、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开发。进行精品课程、校本教材的专家研讨论证活动,打造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。

(三)专业化教学团队建设

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,塑造一支师德优良、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。通过全面参与专业建设,促进专业教师的课程建设、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升;通过参加企业实践、校本研训、课题研究,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;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,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、专业理论水平,提升职业技能等级;通过对企业、先进学校的考察学习,开阔眼界,更新观念;双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。

1.加强优秀,提升专业能力。推进从青年教师成长到优秀、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,提升从教师教学到科研、实践等全方位的能力,通过培育专业带头人科研团队、丰富教研赛训平台达到师资能力的整体提升。培养1名市级骨干教师和8名校级骨干教师。

2.精准引进人才,培养专业带头人。以双向挂职、岗位互聘的方式,引进客座教授、兼职专家、名园长等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丰富的专业带头人。同时,积极争取选派专业骨干教师人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与进修。

3.选派教师到进行顶岗锻炼,参与学前教育机构教学、管理和科研等活动。通过园校合作,在学校专业教师和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之间开展灵活互动的教研活动。将专业教师进园挂职锻炼制度化,每学年进园锻炼不少于 3 人,每次不少于7 天。

4.本专业任课教师参加“育婴师”、“幼儿照护”、“母婴护理”等证书的培训与考核。按照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目标进行考核评估。考核评估采用文字说明、成果验收等方式进行。

5.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和培训,建设一支由幼儿园教师、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,承担教学任务,兼职教师教学能力逐年提高。

(四)教学设施建设

继续完善校内教学设施和实训设施设备,建立1所附属幼儿园,为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。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,加快推进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现代化进程,为专业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
1.完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,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,优化已有的实训室功能。建设学校与附属幼儿园的教学网络视频系统,在学校和附属幼儿园各设置2个布点,互通教学。

2.利用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良好契机,邀请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专家指导,确立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,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培训,提高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。

3.推进幼儿保育专业信息化教学、管理、服务平台的建设,完善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,并与幼儿园共享。推动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满足学生自主、便捷、高效、个性化的学习需要。

4.开展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各类培训及比赛, 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,通过计算机等课程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。

(五)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

优化网络授课环境,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实践导向课堂教学改革,打造“智慧课堂”、“知行课堂”等以学定教、突出实践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在“做中学,学中做”中,形成“理论+实践”的双师制教学模式;践行“学生中心”理念,实施“教师线上给任务,学生线下解决问题,课堂师生共同协作”的教学形式,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、实践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力求实现学生在校学习和工作岗位对接,做到育训合一。

具体措施:

1.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。完善 “走园+驻园”的实习模式,完善教师互派锻炼兼课、共建园本课程等互动交流机制,推进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工作,形成师资培养共同体,

2.邀请幼儿园骨干教师线上线下授课讲座,安排学生进行教学见习。使学生的见习模式常态化、时间和地点灵活化,见习形式多样化,使幼儿园切实成为理论知识延伸的课堂,使学校成为实践总结和提升的场所,学生学习兴趣、学习效果和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化水平之间良性发展,最终通过见习、实习等岗位实践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。

3.拓宽创新办学渠道园校合作项目,学校与日照市至少10家省级示范园签署联合办学协议,用紧密的园校联办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,同时为学生提供畅通的就业通道。

4.持续推进交互式 专用教室的建设和使用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和学科资源库。

5.成立幼儿保育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,定期召开指委会会议,指导专业发展建设,开展模拟仿真与实战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,通过典型课例研究,取得阶段成果。。

(六)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

在省市政府的指导之下,按照职教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部省共建职教高地要求,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,保障机制、办学条件持续改进。

1.对接国家发展战略,服务民生,服务乡村振兴,聚焦幼教行业发展,提供教育咨询、亲子课程、教育培训、教玩具研发等社会服务,打造高水平社会服务平台,提升社会服务综合能力。五年内建立乡镇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基地1个,组建帮扶团队,帮扶不少于300人次。开展乡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线上线下系列讲座不少于5次。

2.向合作幼儿园免费开放学校剧场、环幕教室、体育馆以及学前专业实训室等,满足园方大型活动的场地需求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组织的各类与幼教相关的活动;面向社会开放幼儿保育专业职业鉴定培训、普通话测试等服务。

3.依托原有的日照市学前教育联盟和专业建设委员会,在园校合作方面,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布局,尝试融入海外早期儿童教育中心等机构,拓宽合作途径,增强本专业对日照城乡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及社会影响力,促进本专业在日照市乃至山东省同类专业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。

4.持续推进送教入园,加大向社会的公演力度,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和社会分享,丰富群众文化社会,传承地方艺术文化。

(七)专业质量效益

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位,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,确定了“以质量求生存,以特色求发展”的办学宗旨,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,不断建立健全专业育人机制,专业质量稳步提高。

具体措施:

1.通过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、师生评价体系,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软件教学、场景教学、模拟教学、案例教学等改革教学模式,提高教学效果,保证毕业生的质量。

2.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,对接国际标准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,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、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,毕业生综合素质好、职业能力强,资格证持有率稳步提高。

3.指导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,给他们正确的职业定向。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、专业技能、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;毕业前加强择业观念、面试技巧、行业选择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教育;毕业后做好跟踪、服务、反馈、指导等精细工作。

4.针对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强,思维活跃的特点,积极组织各类技能大赛中,建立技能竞赛机制,实现参赛学生全覆盖。

5.依据省市职教发展要求,打造幼儿保育师资培养基地,加强专家团队建设,打造精品培训项目。持续不断地提高举办市级以上专业技能大赛的能力,继续承担市级以上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工作任务,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。

 

返回顶部 | 关闭窗口